官方符号 CXCL3,Entrez Gene ID 2921,UniProt P19830。文献出现 GRO3、MIP2-B、CINC2b 均指向同一蛋白。投稿前统一用 CXCL3,括号备注 GROγ,避免审稿人误认新分子。
WHO 首个 CXCL3 重组标准 00/366 赋值 10 000 IU/amp。行业共识:校准品必须溯源至该批次,偏移 ≤5%。无溯源声明的试剂盒,室间质评 Z 值常超 ±2,数据难以入库。
健康人血浆 CXCL3 中位 35 pg/mL,炎症阈值 150 pg/mL。行业标准规定功能灵敏度 ≤ 15 pg/mL,CV ≤ 20%。达不到该线的试剂,测出 50 pg/mL 仍无法区分生理与病理,直接淘汰。
批内 CV ≤ 5%,批间 CV ≤ 8%,日间 CV ≤ 10%,台间 CV ≤ 12%。多中心研究要求四档全部满足,否则 Meta 分析异质性 I2 飙升。采购时让供应商提供 30 批次 3 个浓度点的原始变异系数,缺一批次即视为资料不全。
标准要求在 100–900 pg/mL 区间分别做 2、4、8 倍稀释,回收率 85–115%。稀释非线性提示基质效应或 Hook,文章投稿常被审稿人质疑。把三份稀释原始数据附在补充材料,一次通过。
CXCL1 与 CXCL3 同源性 68%,5000 pg/mL CXCL1 掺入,测得 CXCL3 ≤ 30 pg/mL 才算合格。行业标准写明交叉反应率 ≤ 0.6%。抗体说明书若只写“<1%”,需要出具斑点杂交图,避免文字游戏。
血浆室温放置 4 h,CXCL3 降解 <5%;超过 6 h 下降 15%。行业标准把 4 h 写进采集 SOP,冷链运输必须 4 ℃。科研队列样本 -80 ℃ 保存,3 年内浓度下降 ≤8%,才能纳入长期随访统计。
早期论文用“arbitrary unit/mL”无法跨研究比较。行业标准强制报告 pg/mL,校准品溯源至 NIBSC 00/366。期刊投稿若出现其他单位,编辑直接退修。
性别、年龄、BMI 均影响 CXCL3。行业标准要求纳入 ≥120 例健康志愿者,95 百分位作为上限。分组报告 18–40 岁、41–65 岁、>65 岁三段区间,临床解释才精准。
每日运行高、低两个质控,1-2s 警告,1-3s 失控停报。实验室信息系统自动描图,CV 超过 10% 标红。遵守该规则,半年室间质评 100% 通过,数据可直接上传国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