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  ACE-II 检测总翻车?工作原理...

ACE-II 检测总翻车?工作原理拆给你看

2025-10-17

同一管标着 ACEH、ACE-II、Peptidyl-Dipeptidase A、ACE-related carboxypeptidase、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homolog、Metalloprotease MPROT15 的酶,有人能做出 0.99 的抑制曲线,有人连空白都在飘。问题不在手气,在有没有把反应机理拆成可验证的节点。下文把 ACE-II 从底物结合到产物释放的 5 个关键步骤拆开,给出每一点的质控抓手,照图索骥,数据不再翻车。


1. 活性中心架构:双锌夹心 + Glu389 质子梭

晶体结构显示,ACE-II 在 378 与 389 位各配一个 Zn2?,Glu389 做质子转移梭。

  • 第一锌负责极化水分子,第二锌稳定羧氧负离子。
  • 任何一批酶若 SDM 突变 Glu389→Gln,kcat 掉 95%,说明表达系统污染了宿主 DNA 聚合酶,直接退货。

2. 底物识别口袋:S1’ 只能容纳 Phe 侧链

天然底物 Ang II 的 Phe? 插进 S1’ 口袋,侧链表面积 120 ?2。

  • 合成荧光底物 Mca-APK(Dnp) 时,P1’ 位换 Leu,km 值从 6 μM 飙到 45 μM,信号窗缩 7 倍。
  • 实验若发现空白荧光下降速率 > 总反应 5%,说明底物 P1’ 位被酶液中羧肽酶污染,需加 10 μM 卡托普利屏蔽。

3. 催化三步曲:亲核攻击→四面体→产物释放

pH 7.5、25 °C 条件下,速率限制步是四面体中间体崩溃,k3 ≈ 60 s?1。

  • 用停流光谱跟踪 Mca-APK(Dnp) 裂解,320 nm 荧光上升曲线双指数拟合,kfast 归属底物结合,kslow 归属产物释放。
  • 若 kslow < 40 s?1,说明酶液里存在氧化型亚砜 Met358,活性中心几何扭曲,需换一批新鲜酶。

4. 金属离子交换:Zn2?→Co2? 活性提升 1.4 倍

把活性中心 Zn2? 透析替换成 Co2?,kcat 提升 1.4 倍,km 几乎不变。

  • 操作:酶浓度 0.5 mg/mL,加 5 mM CoCl?、50 mM Tris pH 7.5,4 °C 透析 12 h,再换无金属缓冲液透析 6 h。
  • 验证:ICP-MS 测 Co/Zn 摩尔比 ≥ 0.95,活性提升 < 1.2 倍说明替换不完全,继续透析 3 h。

5. 抑制剂快照:DX600 的慢结合动力学

DX600 是 ACE-II 专属抑制剂,结合常数 Ki 30 pM,但 kon 仅 1.2×10? M?1s?1,属于慢结合。

  • 实验设计:预孵 0–180 min,加酶瞬间读荧光,拟合 kobs vs [I] 得 kon、koff。
  • 若 koff 实测 > 2×10?? s?1,说明酶活性中心有 10% 以上处于氧化态,需用 1 mM DTT 预还原 30 min 再测。

6. 反应缓冲液:Cl? 浓度 300 mM 是活性峰值

ACE-II 对离子强度敏感,Cl? 在 300 mM 时 kcat/Km 最大,再高则离子屏蔽降低底物亲和。

  • 推荐配方:50 mM HEPES pH 7.5、300 mM NaCl、0.01% Tween-20、0.1 mg/mL BSA。
  • 实验若用 PBS(Cl? 137 mM),活性掉 25%,IC?? 会右偏 0.2 log,直接误导 SAR 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