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级实验关注蛋白活性与批次一致性,下游动物模型要求内毒素<0.1 EU/mg;工艺开发看重收率与可放大性,需要GMP级物料并预留申报接口;质检环节则依赖高纯度标准品,通常要求HPLC纯度≥95%、宿主蛋白残留<0.01%。先写下实验目的,再决定买哪一档,能省下反复换货的时间。
tPA 活性以 IU 计,含量以 mg 计。厂商常把“100 IU/vial”印在最显眼位置,却把实际毫克数藏在脚注。若你的实验按摩尔比加样,需要把 IU 换算成 mg:1 IU ≈ 0.000625 mg WHO 标准蛋白。忽略这一步,实验浓度会差一个数量级。
单链 tPA(sc-tPA)在血浆中半衰期短,催化效率低,适合研究天然构象;双链 tPA(tc-tPA)由 plasmin 切割后生成,活性提升 10 倍,常用于溶栓模型。产品说明书若只写“tPA”不注明形式,发邮件问清楚,拿到 SDS-PAGE 图再下单。
CHO 细胞表达的 tPA 糖基化最接近人源,体内半衰期 4–6 min;昆虫细胞表达产物高甘露糖型占比高,小鼠体内 2 min 就被肝窦清掉。做药代实验务必选 CHO 来源,做体外酶学实验可选 E.coli 包涵体版,便宜且批间差小。
冻干粉 4 °C 运输,收到后 –20 °C 保存即可,适合大多数实验室;液氮运输的液体原液活性高 8–12%,但运费翻倍,且需要–80 °C 存储。预算有限就冻干粉,若做恒河猴溶栓导管模型,为保活性选液氮版更稳妥。
tPA 对反复冻融极敏感。收到后立刻在 4 °C 无菌分装成单次用量,加 0.01% Tween-80 可减少管壁吸附。用 PCR 管分装 20 μL/管,–80 °C 保存,三个月内用完,活性下降 <5%。
缺一份,申报时就会被发补,别等临床前才亡羊补牢。
A 家 1 mg 卖 2800 元,活性 580 000 IU/mg;B 家 1 mg 卖 1800 元,活性 350 000 IU/mg。折算下来 A 家 4.8 元/千 IU,B 家 5.1 元/千 IU。把活性写进 Excel,拉一列“元/千 IU”,低价高活性的真正冠军一目了然。
随机抽一管,用 S-2288 发色底物法测活性,与证书值偏差≤10% 才算合格。发现活性不符,48 h 内拍照+冰袋寄回,多数厂商会整批退换并承担检测费用。别嫌麻烦,这一步能把未来三个月的实验失败率压到 5%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