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2 与 IL-22BP 结合后构象改变 38 %,部分抗体识别表位被遮盖。说明书若只写“识别人 IL-22”,不提“不受 IL-22BP 干扰”,测血清会出现 30 % 假低值。让销售把抗体表位序列发你,确认位于 AA 39–55 区域,远离 BP 结合面,才能过这一关。
银屑病血清 IL-22 峰值 1200–1800 pg/ml。厂家把上限标到 2000 pg/ml 却不出回收报告,等于画饼。索要 1800 pg/ml 加标血清回收 92–108 % 的原始数据,缺一份就换品牌。
EDTA 螯合金属离子,IL-22 的锌指结构解体,活性掉 25 %。说明书小字若写“仅适用于血清”,代表 EDTA 血浆已暴雷。肝素抗凝管数据也要看,回收率 < 80 % 的直接淘汰。
IL-22 含 4 个二硫键,反复冻融 3 次聚集体增加 12 %。高端盒把“5 次冻融 CV < 10 %”写进参数,并给每批号附带检测报告。收货时把报告对光看一眼,缺冻融数据就退货。
南方梅雨季湿度 85 %,板条失水 0.2 μl 即背景飙高。真空袋内干燥剂少于 1 g,封口边缘无锯齿压痕,密封性不合格。上秤称重,干燥剂 1.0–1.2 g、铝袋无鼓气才算过关。
国产高敏盒报价 1900 元/96T,样本用量 50 μl,每微升 0.4 元;进口经典盒 3500 元,用量 100 μl,每微升 0.36 元。血清稀缺时选国产,样本充足选进口,把“每微升成本”写在采购单备注,财务一眼过。
IL-22 国际标品 NIBSC 16/190,1000 IU/支。厂家把自家标准品与之比对,给出 IU 与 pg 换算 1 IU = 12 pg,说明浓度可追溯到 WHO。COA 上无 16/190 字样,浓度绝对值无人背书,发了文章也会被审稿人追问。
口头承诺“批间差 CV < 6 %”不如一张热力图。让厂家提供 3 块板 24 点标曲等高线图,颜色梯度均匀、边缘孔无深红浅蓝断层,才舍得下单。缺图就默认 6 % 是平均值,边缘孔可能 9 % 起步。
IL-22 项目常做纵向研究,换批号后数据漂移等于前功尽弃。合同里加一条“出现批间差 > 10 % 时 24 h 内换批号并承担运费”,销售若犹豫,直接换供应商。
“买 2 盒送 1 把 200 μl 移液器”看着香,结果送的移液器误差 ±5 %,把 100 μl 当成 105 μl,整板浓度被拉低。改让厂家送“移液器校准服务”,一次校准 10 把枪,数据靠谱比占小便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