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 图谱必须覆盖小鼠 18 个核心位点,其中 14 个位点匹配率 ≥ 92 % 才签发批次合格证。任何等位基因漂移 > 8 % 即视为交叉污染,整批销毁并公开召回。原代来源组织需提供解剖影像与 RNAscope 切片,确认取材自颈动脉分叉近心端 2 mm 区段。
支原体 qPCR 检测 Ct ≥ 36,且需同步进行 14 天肉汤培养阴性验证。细菌、真菌培养皿在 28 °C 与 37 °C 双温孵育,无可见菌落为放行硬指标。外源病毒采用小鼠病原体 Panel PCR,包含 LDEV、MVM、MHV 等 11 项,任一项阳性即判定生物安全不合格。
qPCR 以 Gapdh 为内参,hTERT mRNA 相对表达量 ≥ 1.5 视为有效永生化。低于此值,细胞在 30 代前出现 β-gal 阳性率 > 15 %,直接淘汰。Western blot 需检出 127 kDa 主带,灰度值与 β-actin 比值 ≥ 0.8,确保蛋白水平同步。
核型分析执行 G-banding,40,XY 模式保持率 ≥ 98 %。结构变异检测采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 负荷 < 5 Mb,且不得涉及血管功能相关基因座(Kdr、Vwf、Nos3)。每 10 代复核一次,报告公开下载。
基础培养基:DMEM-low glucose + 20 % FBS(批次经 NO 释放验证)+ 1×ECGS + 1 % P/S。FBS 需通过内皮管腔形成测试:Matrigel 上 6 h 节点数 ≥ 15 个/视野。培养器皿统一使用鼠尾胶原Ⅰ预包被,浓度 50 μg/mL,4 °C 过夜,确保表面均匀。
每批次随附电子档案:
档案编号与冻存管二维码一致,扫码即可溯源全部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