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B、CIS1、SSI-1、TIP3、CISH1……同一管 24 kDa 蛋白在试剂网站被拆成七八个搜索标签。写错一个字符,抗体与 siRNA 交叉配对失败,整批细胞因子信号实验从头来过。下面五张卡片把命名逻辑拆到碱基层面,下单前照抄即可。
HGNC 给出的正统符号是 CISH,基因 ID 6195。所有人类样本的 qPCR 引物、CRISPR sgRNA 都必须用 CISH 做关键词。小鼠同源基因写成 Cish,大鼠写成 Cish1。把 JAB 或 SSI-1 写进人类引物订单,合成公司会直接退回,因为基因组数据库查不到对应条目。
NCBI 蛋白参考序列 NP_612369.2 与 UniProtKB 条目 Q9U6H9 完全覆盖 212 个氨基酸。抗体厂商若标注免疫原位于 “160-180” 区段,先拿 Q9U6H9 的 FASTA 在 Expasy 里跑一遍,确认落在 SH2 结构域后方,避免买到识别 N 端无序区的非特异抗体。
文章正文首次出现可写 “CISH (also termed SOCS-1)”,此后统一用 CISH。把 JAB、SSI-1、TIP3 轮番混用,编辑会批注 “avoid alternating nomenclature”。参考文献里若引用 1997 年 Starr 的原始论文,把原文的 SSI-1 改成 CISH 并在括号注明旧名即可通过校对。
Santa Cruz 的旧货号 sc-7005 同时写着 “anti-SOCS-1 (CIS1)”。杂交瘤来源相同,只是不同批次标签。实验室若已有 sc-7005,再下单 “anti-CISH1” 新货号 sc-514022 会拿到同一株克隆,重复花费 2800 元。登录 Antibody Registry 输入 AB__2125223 可查注册信息,避免重复购买。
部分老版本基因组浏览器把 CISH 写成 CISH1,导致 siRNA 供应商自动生成 “CISH1” 作为产品名。实际序列若靶向 3′UTR 的 CTGGAAAGCCTGACTGAA,在人类基因组唯一比对 CISH,不会干扰其他 SOCS 成员。下单前把序列贴到 NCBI BLAST,确认 Off-target score < 5,再让厂商把产品名改成 “CISH siRNA”,避免文章里出现自相矛盾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