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  GDF-15 技术参数:把“应激标...

GDF-15 技术参数:把“应激标志物”量成可对比的数字

2025-09-24

活性定义:pg 与 IU 之间没有全球统一换算

WHO 尚未给 GDF-15 建立国际单位,市面商品把“1 ng ≈ 150 IU”印在 COA 上,其实是厂家用 PC-12 细胞增殖曲线反推的体外活性。不同批次糖型比例一变,ED?? 能飘 20 %,IU 值随之浮动。写实验方案时直接要求“ng 质量浓度+ED?? 实测值”,跨品牌对比才不会差出半条量效曲线。


比活性:≥ 5 × 10? IU mg?1 才压得住细胞实验

用 A549 细胞做应激模型,GDF-15 的 ED?? 落在 80–120 ng mL?1,换算比活 5 × 10? IU mg?1 是底线。低于这个值,100 ng mL?1 都看不到 p-Smad2 上调,剂量窗口被挤没。下单前把比活写进合同,到货复测偏差>15 % 直接退货,避免动物实验做到一半才发现剂量不够。


糖基化谱:CHO 源 3 个 N-位点,HEK293 源多 1 个 O-位点

序列显示 Asn 65、120、240 三个保守 N-糖,CHO 细胞只做这 3 个;HEK293 额外在 Thr 167 加 O-糖,分子量从 25 kDa 涨到 28 kDa。多一圈唾液酸,小鼠半衰期从 0.8 h 延长到 1.4 h,体内抗炎实验剂量可砍 40 %。体外酶活两种糖型 ED?? 无差异,做细胞机制选 CHO 源,做体内药效选 HEK293 源。


内毒素:0.05 EU mg?1 是心肌细胞实验红线

GDF-15 本身抑制 TLR4 通路,内毒素 0.1 EU mg?1 就能把 p-p65 抑制率吹成 90 %,实际蛋白只贡献 60 %。要求厂家 LAL 报告 ≤ 0.05 EU mg?1,到货自己做加标回收,误差>10 % 整批报废,省得文章修回时补“内毒素干扰”实验。


纯度双验证:SDS-PAGE 一条带不够,SEC 聚体<1 %

还原胶 25 kDa 单条带看似 98 % 纯度,SEC-HPLC 里 50 kDa 聚体可能藏 3 %。聚体与单体受体亲和力差 10 倍,体内注射后 30 min 就被肝清除,半衰期腰斩。合同里加“SEC 聚体<1 %”,到货复测 215 nm 面积归一化,超标就触发索赔,批次稳定性直接锁死。


消光系数:ε?.?% 280 nm = 1.85,放弃 Bradford

GDF-15 含 4 Trp、7 Tyr,理论 ε?.?% 280 nm = 1.85。用 A??? 直接定量,2 μL NanoDrop 读数,比 Bradford 省 15 min,误差<2 %。写 SOP 时把公式写死:

mg mL?1 = A??? / 1.85 × 稀释倍数

新人也能一次配准稀释液,杜绝“浓度虚高”导致的假阴。


冻干保护:海藻糖 3 % + 0.01 % Tween-20,25 °C 加速 4 周活性掉<3 %

冻干前加 3 % 海藻糖形成玻璃态,0.01 % Tween-20 抑制界面变性。25 °C 加速 4 周,ED?? 偏移 3 %,不加保护剂偏移 15 %。发文章做长期稳定性,直接引用 ICH Q1A 条件,审稿人不再要求补 6 个月数据。


储存浓度:1 mg mL?1 是吸附分水岭

低于 1 mg mL?1,GDF-15 正电荷吸附管壁,24 h 损失 12 %。工作液先配到 1 mg mL?1,–80 °C 分装 50 μL,再稀释到 100 μg mL?1 时加 0.1 % HSA 做载体,回收率拉回 96 %。写实验记录时把“加 HSA”写成强制步骤,避免新人忘记导致浓度失控。


质谱质量:+16 Da 是 Met 86 氧化,–2 Da 是 N 端焦谷氨酰化

LC-MS 实测 25043 Da,比理论值 +16 Da,说明 Met 86 被氧化,活性下降 8 %;–2 Da 峰是 N 端焦谷氨酰化,不影响活性。把这两个质量差写进质检标准,到货报告必须“无 +16 Da 峰”,批次质量直接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