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动态
>
Galectin-3:从分子结构到实验...
Galectin-3:从分子结构到实验台——科研级试剂的选购与品控
2025-09-24
为什么名字里带“-3”却常被当成“唯一”
Galectin-3 是 galectin 家族里唯一的嵌合型成员,N 端携带胶原样重复序列,C 端保留经典的糖识别域(CRD)。这种双模块结构让它既能交联糖链,又能自身寡聚,形成多价晶格。实验里若把它当成普通凝集素对待,轻则背景高,重则信号倒挂。理解这条“结构红线”是选对抗体、选对抑制剂的第一步。
抗体选购:先问“表位”,再看“克隆”
1. 表位落在胶原样区还是 CRD?
-
胶原样区(aa 1–110)容易暴露,适合石蜡切片,但不同物种同源性低,跨种检测会掉信号。
-
CRD 表位(aa 250–250)序列保守,人鼠交叉反应好,可做双标,但甲醛固定后可能被糖缀合物遮蔽,需要抗原修复。
2. 单抗还是多抗?
-
单抗:背景干净,适合流式、免疫共沉淀;注意供应商是否提供“定点突变阻断”验证数据,防止 CRD 里乳糖竞争实验出现假阴性。
-
多抗:信号放大能力强,适合低丰度样本;要求厂家出具“批次间差异报告”,看 OD 值波动是否<8 %。
3. 偶联标记怎么选?
-
荧光:CRD 里含色氨酸,自发荧光在 350 nm 附近有拖尾;选 Alexa Fluor 488 或 647 可避开。
-
HRP:糖基化位点 Asn-145 若被占用,酶标记会增大分子量,WB 条带迁移到 34 kDa 左右,跑胶时记得加阳性对照。
重组蛋白:糖基化、标签、内毒素三维卡尺
1. 表达体系决定糖谱
-
HEK293:糖链以复杂型为主,最接近人源,适合细胞功能实验。
-
E. coli:无糖基化,溶解度差,但 CRD 活性反而更高,适合晶体学。
2. 标签位置别乱放
-
N-6×His 会掩蔽胶原样区,抑制纤维状寡聚;选 C-6×His 或 Strep-tagⅡ 更稳妥。
-
若做 BLI 或 SPR,要求厂家提供“标签切除”服务,避免 KD 值偏差一个数量级。
3. 内毒素 ≤ 0.1 EU/mg 是硬杠杆
Galectin-3 本身能激活 TLR4,内毒素再超标,巨噬细胞分泌 TNF-α 的 EC50 直接下掉 5 倍。索要 LAL 报告时,一定确认稀释度是否做过回收率实验,防止“伪低值”。
抑制剂:从乳糖到高级拟糖,先看“解离半衰期”
1. 天然配体
-
乳糖:KD ≈ 220 μM,细胞实验里 20 mM 才起效,渗透压已超标;只适合体外酶活。
-
N-乙酰乳糖胺(LacNAc):KD ≈ 12 μM,信号关闭效率提高一个量级,价格只贵 30 %。
2. 拟糖小分子
-
TD139:CRD 选择性高,KD 0.36 μM,吸入给药的肺纤维化模型里口服生物利用度仍<2 %;实验用 1 mg kg?1 腹腔注射即可看到 α-SMA 下调。
-
GB1107:口服利用度 38 %,但厂家只提供盐型,需自己转成游离碱再做 DMSO 溶解,否则 200 μM 就出现沉淀。
3. 多价拮抗剂
-
树枝状 Gal-PEG:价数 8 时 IC50 降到 0.8 μM,却伴随 600 kDa 分子量,静脉注射会快速被肝截留;做局部给药(气道、腹腔)更经济。
质检:一条 WB 不够,三重验证才放行
1. 还原/非还原双轨 WB
还原条件下 Galectin-3 单体 29–31 kDa;非还原条件 90–100 kDa 处应出现三聚体带,缺失说明蛋白氧化或冻干过程出错。
2. 糖结合活性 ELISA
用 asialofetuin 包被板,抑制剂做竞争曲线,要求 R2 ≥ 0.99,IC50 与 COA 标注值误差<15 %。
3. 细胞水平核移位
THP-1 细胞 100 ng mL?1 LPS 刺激 4 h,Galectin-3 应从胞浆转入胞核;抗体若识别不到核内条带,说明批次存在构象表位丢失。
储存与分装:别让“反复冻融”吃掉活性
-
重组蛋白:添加 10 % 海藻糖 + 0.05 % CHAPS,–80 °C 分装 50 μL/管,可耐受 5 次冻融,活性保留>90 %。
-
抗体:加入 50 % 甘油后 –20 °C 存放,避免“冰箱无霜循环”反复升温;每次取用前 4 °C 离心 5 min,防止 IgG 聚合。
-
抑制剂:TD139 这类腙键化合物怕潮,放干燥器 + 充氮,称量差异>2 % 就重新标定母液浓度。
常见翻车现场与急救方案
-
背景一片雾:多半是二抗交叉识别 galectin-3 自身寡聚体,换用 F(ab')? 片段立即解决。
-
流式双阳“假双高”:CRD 表位抗体与 Annexin V 竞争钙离子,改用不含 EDTA 的缓冲液即可。
-
抑制剂加完反而信号升高:乳糖浓度>50 mM 会渗透裂解细胞,释放胞核 galectin-3,看似“上调”;把浓度降到 5 mM 以下,改用 LacNAc。
价格与渠道:把“每微克活性”算到小数点后两位
-
抗体:看“每 μg 可做 WB 次数”而非整支报价;优质单抗 1 μg 能出 25 次条带,折合 4 元/次,比便宜多抗更划算。
-
重组蛋白:用“活性单位”归一化,1 nmol 结合能力 50 % 的批次,单价 800 元其实比 600 元却只剩 30 % 活性的“便宜货”实惠。
-
抑制剂:TD139 每 1 mg 可完成 20 只小鼠 10 天给药,成本 120 元/只;若改用高价 GB1107,口服剂量减半,总成本反而降到 80 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