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ra 单体的疏水 β-折叠面在 0.2 mg/mL 以上极易形成可逆二聚,动态光散射显示 90 nm 颗粒峰。初次溶解用 10 mM 柠檬酸 pH 3.0 把浓度压到 0.1 mg/mL,再分装 50 μL/管,?80 °C 一次冻融,活性损失 <3 %。
晶体结构显示 His34 咪唑基在 pH 6.5 质子化,表面电荷 +3,分子间排斥最大。用 1 kDa 超滤离心 3 次置换到 20 mM 组氨酸-150 mM NaCl pH 6.5,24 h 内聚集体 <1 %;若用 PBS pH 7.4,12 h 出现 5 % 二聚体,EC50 漂移 15 %。
传统加 0.1 % BSA 防止吸附,BSA 会结合 IL-1RI,拮抗实验背景抬高。0.05 % CHAPS 临界胶束 8 mM,单体形式不占据受体,A280 背景仅 0.02,ELISA 空白值下降 40 %。
?80 °C 冰箱开一次门,湿度下降 20 %,100 μL 管液面年蒸发 3 μL,浓度虚高 3 %。50 μL 管蒸发 1 μL,误差压到 2 % 以内。用 0.5 mL 低吸附管,离心 3 s 把壁液集中到管底,再压盖,冻存 18 个月 CV <5 %。
37 °C 水浴 45 s 冰块刚好消失,继续温育会让局部温度升到 25 °C,聚集体从 1 % 升到 4 %。融化立即放 4 °C,24 h 内用完;若需二次冻存,加 10 % 甘油,活性损失可压到 6 %。
IL-1ra 不含 Trp,ε280 仅 0.65,传统 1 cm 光程读数误差大。用 NanoDrop 0.5 mm 光程,读数 0.13–0.65 AU,线性 R2 = 0.999;低于 0.1 mg/mL 时改用 2 mm 通路,保证读数 >0.02 AU,浓度误差 <3 %。
体外受体拮抗实验显示,4 °C 存放 72 h 后,IL-1ra 抑制 IL-1β 诱导的 IL-6 释放效率由 98 % 降到 78 %。实验室 SOP 写“4 °C 48 h 内用完,余液弃”,可避免数据跳点。
IL-1ra 在 pH 3.0 37 °C 10 min 后 Trp49 氧化,活性降到 5 % 以下。实验结束把残液调回 pH 3,室温放置 10 min 再倒掉,生物危害降为最低,符合 NIH 化学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