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标注 LOD 用空白均值+3SD 算,血清基质里非特异性结合高 3 倍。功能灵敏度(20% CV 对应的最低值)才是真实门槛。把 8 块板 6 批次 0 点加标曲线拉出来,功能灵敏度落在 8–10 pg/mL。低于这个值的数据即使读得出数,CV 也飙到 25%,投稿被质疑技术重复性。写文章直接把 LLOQ 写成 9 pg/mL,审稿人不会再卡。
TIMP-1 在肝硬化血清平均 180 ng/mL,急性心梗血浆 40 ng/mL。试剂盒上限 120 ng/mL 看似够用,做 1:100 稀释后回收率 87%,1:200 稀释掉到 75%。原因是稀释液里 BSA 浓度只有 0.5%,高倍稀释后蛋白吸附损失大。把 BSA 提到 1% 并加 0.05% Tween-20,回收率回到 93%,可用上限推到 240 ng/mL,避免二次稀释。
NIBSC 14/100 是 TIMP-1 唯一国际参考,但浓度 15 μg/mL,自己稀释 5 万倍后误差放大。厂家内部主校准品用 6 点锚定,斜率比(新批/旧批)落在 0.92–1.08 才能出厂。订货时索要 COA 附“斜率比”原始记录,缺这一项,换批号后同一组病人前后测值差异 15%,统计 p 值直接消失。
TIMP-1 抗体对温度敏感,室温波动 3 °C,OD 变化 7%。设备要求:微孔板恒温振荡器设定 22 °C ±0.5,振幅 3 mm,频率 400 rpm。普通桌面摇床没盖温箱,冬天板间 CV 飙到 9%,数据无法重复。投稿时把仪器型号写进 Method,编辑部不会质疑操作差异。
血清、EDTA 血浆、肝素血浆、细胞上清四种基质各做 3 水平加标。肝素血浆因负电荷吸附,回收率 78%,低于药典红线。解决:上样前 1:5 稀释,把肝素浓度降到 0.2 IU/mL,回收率回到 90%。细胞上清含 10% FBS,FBS 自带牛 TIMP-1,交叉反应 3%,用无血清培养基换液 6 h 再收集,可把背景压到 1 ng/mL 以下。
抗体表位定位在 TIMP-1 N 端 24-46 aa,与 TIMP-2 同源度 38%,交叉 <0.1%。pro-MMP-9 结合位点也在 N 端,复合物状态下抗体识别率 1.2%。急性心梗血浆 pro-MMP-9/TIMP-1 复合物浓度 50–200 ng/mL,结果虚高 0.6–2.4 ng/mL。做相关性研究时,用免疫耗竭柱先去掉 MMP-9,再测 TIMP-1,差值列在补充材料,审稿人认可。
校准品含 50% 甘油,-20 °C 不结冰,但甘油吸潮后浓度下降,蛋白聚集。实验分装 50 μL/管,-80 °C 保存,一次性用完。冻融 3 次浓度从 120 ng/mL 降到 114 ng/mL,看似 5%,落在低端就是 6 pg/mL 漂移,刚好把正常对照与纤维化患者分界值抹平。
高脂血清 OD 背景 0.08,双波长差减后 0.02,信噪比提升 4 倍。老酶标仪无 620 nm,用 570 nm 也能差减,但校正系数需重新验证:空白高脂血清 10 孔,570-450 nm 差值均值 0.055,系数 0.7,直接在软件里修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