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  A23110 山羊抗小鼠 IgG 二抗:...

A23110 山羊抗小鼠 IgG 二抗:操作使用中的“节奏控制器”

2025-10-28

1. 回温节奏决定聚合风险

A23110 含 50% 甘油,-20 °C 取出后手心旋转 30 s,冰晶尚未全融即可开盖。37 °C 水浴 1 min 虽快,管壁温度瞬间升高 40 °C,抗体聚集率从 1% 升到 5%,WB 出现拖尾。慢回温把聚集控制在 1% 以内,信号边缘锐度提高 20%。

2. 稀释液盐度与背景跷跷板

用纯水稀释到 1:1000,离子强度 3 mM,非特异静电吸附暴增,NC 膜整张灰。把 PBS 调到 100 mM NaCl,盐度回到 0.1 M,背景灰度从 25 降到 5,信号不降。盐度再升到 0.3 M,目标条带开始掉色,0.1 M 是 A23110 的“甜蜜点”。

3. 孵育盒材质影响液层厚度

PP 方盒底部平整,液层 2 mm,抗体扩散系数 6×10?? cm2/s,30 min 即可达到膜表面饱和。PET 盒底部微凹,液层 4 mm,扩散时间延长到 55 min,信号强度相同,时间被拉长。选 PP 盒, incubation 时间直接写 30 min,无需再摸条件。

4. 振荡频率与气泡陷阱

摇床 80 rpm,振幅 10 mm,液体剪切力 0.8 dyn/cm2,A23110 结合速率最快。转速提到 120 rpm,剪切升到 1.4 dyn/cm2,气泡卷入,膜表面形成“白点”伪影。降到 40 rpm,边界层增厚,信号下降 15%。80 rpm 是厂家用 1 ng 抗原测出的拐点,照抄即可。

5. 洗膜角度与残留抗体

倾倒废液时膜垂直 90°,液面拉出一条“水线”,水线以上抗体残留 30%。倾斜 30° 倾倒,液面均匀下降,残留降到 5%。洗膜三回合,每回合倾斜换边,背景直接掉一档,不用额外加封闭液。

6. 底物温度与酶促线性

ECL 底物 4 °C 取出即用,催化速率低 20%,曝光时间被迫拉长,容易过曝。底物室温放 5 min,温度升到 20 °C,A23110 的 HRP 标记进入线性区,1 min 曝光刚好落在胶片线性中段。底物超 25 °C,背景火箭式上升,20 °C 是酶促线性+低背景的双赢点。

7. 曝光节奏与“湿膜窗口”

ECL 反应后膜表面 0.5 μL/cm2 液层,湿态信号最强,风吹 3 min 液层蒸发,信号掉 30%。设定计时器 2 min 内完成第一次曝光,湿膜直接进 CCD,灰度值落在最高线性区。需要重复曝光,把膜回 PBS 再湿 10 s,信号恢复到 95%,超过 5 min 再湿也拉不回。

8. 批次校准与“灰度锚点”

每批 A23110 到货,跑 20 μg 293T 裂解液,小鼠抗 β-actin 1:2000,二抗 1:5000,曝光 5 s,灰度值 80±5 定为“锚点”。后续实验先跑锚点样,灰度偏离 >10% 即调二抗浓度,把信号拉回 80,数据跨批次 CV 压到 5% 以下,投稿不用补批次差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