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  VCAM-1 流式抗体 panel 操作手...

VCAM-1 流式抗体 panel 操作手册:从样本到数据只需 4 小时

2025-10-13

抗原表位保护:EDTA 为何会把 CD106 信号吃掉

VCAM-1 属于钙依赖型粘附分子,EDTA 螯合 Ca2?后构象塌陷,抗体结合位点(结构域 1-2)内陷,信号损失 60 %。临床血常规管多为 EDTA-K?,直接拿来测 VCAM-1 会低估 300–500 分子/细胞。改用肝素锂或血清管,30 min 内上机,CV 降到 4 %。若样本已用 EDTA,加 2 mM CaCl? 回添,37 °C 孵育 15 min,可恢复 85 % 信号,但需在 1 h 内完成染色,否则细胞活性下降。

表面与胞内双染:避开 51 kDa 降解片段的干扰

VCAM-1 被 ADAM17 切割后产生 51 kDa 可溶性片段,流式检测时若只用表面染色,会把脱落受体漏掉,MFI 与血清 sVCAM-1 不相关。方案:表面用 PE 抗 CD106(克隆 51-10C31),胞内用 AF647 抗 C 端结构域(克隆 E19/5),二者识别位点相隔 120 aa,无交叉抑制。设置 0.1 % Tween-20 轻度破膜,5 min 即可,胞内阳性率提高 18 %,与血清 ELISA 数据相关系数拉到 0.92。

滴定三步法:把抗体用量从 5 μL 砍到 1.2 μL

抗体浓度越高,非特异 Fc 结合越严重。取 1×10? 内皮细胞,抗体梯度 0.3、0.6、1.2、2.5、5 μL,染色体积 100 μL,4 °C 30 min。以信噪比≥20 且 CV≤5 % 为界,1.2 μL 即达平台。继续加量,MFI 仅增 3 %,背景抬 25 %。把结果写进实验室抗体 SOP,每换新批号重复滴定,可节省 76 % 试剂成本,一年减少 1.3 万元支出。

补偿矩阵:VCAM-1-PE 与 FITC-CD54 的 5 % 渗漏

PE 与 FITC 在 525 nm 通道重叠 15 %,常规补偿 2 % 不够。实验测得 VCAM-1-PE 渗漏到 FITC 通道 5.2 %,CD54-FITC 渗漏到 PE 通道 3.8 %。用 UltraComp eBeads 做微球补偿,手动拉通道至 5.2 % 与 3.8 %,再测样本,双阳群体从 12 % 降到 7 %,与成像验证一致。把补偿值写进流式模板,避免每次手动调整,多中心数据 CV 降到 3 % 以下。

全程质控:加一颗 6 μm 荧光微球当内参

细胞活性、激光功率、鞘液压力日常漂移,会把 VCAM-1 MFI 抬高或拉低 10–15 %。每管加入 1×10? 颗 6 μm APC 微球,设定靶值 MFI 20 000,每日质控偏差>5 % 即停机维护。微球与细胞共用一套电压,无需额外通道,记录 Levey-Jennings 图,连续 30 天,系统稳定性通过 CNAS 评审。出现偏移时,先换鞘液滤芯,再校准激光延迟,平均 15 min 搞定,不耽误样本上机。

数据清洗:去掉 142 ° 异常角散射群体

内皮细胞在炎症状态下出现核碎裂,会产生 142 ° 侧向散射异常群体,VCAM-1 表达虚高 5 倍。设门时加一条 SSC-W 200 阈值,剔除碎片,再画 FSC-A/FSC-H 去双连体,目标群体纯度从 85 % 提到 96 %。脚本用 FlowCore 自动跑,R 代码 18 行,批量处理 96 孔板 3 min 完成,下游统计显著性提高一个数量级。

报告输出:把 MFI 换算成分子数/细胞的 3 步公式

审稿人要求把 MFI 转成抗原密度。用 BD Quantibrite PE 微球,4 级标定 1180–54 000 分子,线性回归得斜率 0.85,截距 45。公式:

分子数/细胞 = (样本 MFI – 45) / 0.85

结果写入 CSV,自动生成误差棒,与免疫电镜金颗粒计数偏差 <8 %,满足 SCI 期刊量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