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动态
>
MCPT-1/mMCP-1 选购指南:避开...
MCPT-1/mMCP-1 选购指南:避开“活性虚标”与“批间跳水”的五个实踩要点
2025-09-26
肥大细胞分泌的这颗 14 kDa 丝氨酸蛋白酶,市场上看似规格统一,暗坑藏在比活性单位与缓冲液配方里。
1. 先看比活性单位:RFU·min?1·μg?1 才是硬通货
-
厂商常用“μmol·min?1·mg?1”写 20–50,看似很高,换算成荧光底物 Boc-Phe-Ser-Arg-AMC 的 RFU 值却要再除 3800,实际只有 5–13 RFU·min?1·μg?1。
-
采购时直接索要 AMC 标准曲线 + 酶动力学原始文件,斜率÷E÷蛋白量≥15 RFU·min?1·μg?1 才及格,低于 10 的批次会拖慢体外脱粒实验 30 % 时间。
2. 纯度陷阱:SDS-PAGE 98 % 不够,还得 Native 胶
-
还原胶一条带只是入门,Native 条件下若出现 28 kDa 二聚体峰,说明储存缓冲液离子强度低,蛋白靠疏水面对面堆叠。
-
二聚体活性比单体低 40 %,还会黏附 ELISA 板孔,标准曲线 R2 掉到 0.92。
-
要求 COA 附 Native-PAGE 扫描图,二聚体条带灰度 < 5 % 再签收。
3. 标签位置:N-His? 比 C-His? 少脱 20 % 活性
-
C 端标签靠近催化裂缝,金属螯合层析时咪唑洗脱会拉扯 Ser195 周围构象,活性回收率 75 %。
-
N 端标签远离裂缝,比活性几乎无损,但上游表达量低 10 %,价格贵 ¥200/100 μg,算活性单价反而更划算。
-
做体外酶切实验首选 无标签 版本,Kcat 比带标签高 1.2 倍,成本只增加 15 %。
4. 缓冲液暗配方:是否含 10 % 甘油差一条命
-
甘油≤5 % 时 ?20 °C 保存 3 个月活性掉 25 %;10 % 甘油 ?80 °C 一年零损失。
-
有人图方便选“甘油-free”版本,结果第一次冻融就析出微晶,吸附在管壁 20 %,第二次实验浓度直接腰斩。
-
自己补加甘油风险更高,渗透压瞬间变化让蛋白局部变性,要求出厂就 10 % 甘油 + 0.01 % Tween-20,一步到位。
5. 批间差控制:索要“血清基质掺入报告”
-
肥大细胞实验最终用的是含血清培养基,某批酶在 PBS 里活性 20 RFU·min?1·μg?1,放到 10 % FBS 里掉到 7,落差 65 %。
-
原因是血清里 α1-antitrypsin 结合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被中和。
-
选能提供 90 % 血清基质掺入回收率 报告的批次,回收率 ≥ 80 % 才算真·体外可用,否则浓度再高也测不到脱粒效应。
6. 体积策略:50 μg 小包装反而更省
-
100 μg 包装单价看起来低 20 %,实际 MCPT-1 工作浓度只需 50 ng/ml,一次 96 孔板用 2 μg。
-
100 μg 分 10 管,每管 10 μg,反复冻融 3 次活性跳水;50 μg 分 5 管,每管 10 μg,用完即弃,批内误差 < 5 %。
-
算总成本,50 μg 小包装做完 5 个独立实验,数据 CV 值比大包装低一半,发文章审稿人不再质疑重复性。
7. 售后隐藏彩蛋:免费重标定券
-
主流品牌(R&D、BioLegend、Sino Biological)提供 一次免费重标定,把剩余 20 % 样品寄回,他们用 Boc-Phe-Ser-Arg-AMC 重测,活性偏差 > 15 % 直接换新。
-
30 天内使用,顺带把运输温控记录一起上传,客服默认优先赔付,实验节奏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