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1 国际单位 1 IU = 0.1 μg,WHO 96/538 是唯一可得固体标准。试剂盒把溯源页写进 COA,斜率 0.98–1.02、截距 ±0.5 μg/L 才算合格。缺这条数据,多中心研究换算系数会漂 8%,文章返修时只能重新测全部样本。
厂商常把 0.02 μg/L 作为“检出限”,用的是缓冲液+3SD 算法。换成血清后,基质蛋白把背景抬高,功能灵敏度实际 0.15 μg/L。采购单要求写明“血清功能灵敏度”,并附 6 次独立实验 CV ≤20% 的数据,才能覆盖儿童血清 0.5–2 μg/L 的低值区间。
成人血清 IGF-1 浓度 5–40 μg/L,肢端肥大症可冲到 200 μg/L。试剂盒标 300 μg/L 上限,却常漏写稀释线性。用 1:10 稀释液回收率 <90% 就证明高剂量钩状。选附带 4 点稀释验证报告的款,回收率 90–110%,省得自己再花两天做线性。
IGF-1 与 IGF-2 同源 62%,与胰岛素同源 40%。交叉反应率写 0.05% 看似漂亮,但 IGF-2 生理浓度是 IGF-1 的 3 倍,实际干扰可达 0.15 μg/L。索要交叉曲线,选 IGF-2 500 μg/L 时表观 IGF-1 <0.1 μg/L 的抗体对,低值样本才稳。
血清里 5–8% IGF-1 被糖化,糖化位点在 Lys68。传统单抗抓 30–40 区段不受影响,识别 60–70 区段的会漏掉糖化分子。试剂盒注明“识别糖化型”能把糖尿病人群浓度差从 ?12% 拉到 ?3%,避免临床被投诉“结果偏低”。
ID-LC-MS/MS 是仲裁方法,化学发光法 slope 0.94–1.06 才算可接受。采购时让厂家附带 100 例血清 Passing-Bablok 回归,斜率落在外部就拒收。多中心项目统一平台,否则 8 μg/L 诊断切点会漂到 7.2–8.8 μg/L,直接改写参考区间。
液体校准品 2–8 °C 开瓶 30 天活性掉 6%,冻干品复溶后 8 h 内用掉。写 SOP:每次实验前用高、低质控各 1 点确认校准,偏差 >5% 就重校。把校准曲线斜率自动截图附在原始记录,审计官直接打勾。
厂家标板内 CV 3% 用的是缓冲液样本。自己用 3 μg/L、15 μg/L、35 μg/L 血清做 10 复孔,板内 CV ≤5%、板间 CV ≤8% 才签字验收。把数据贴在冰箱门,下一批试剂到货先对比,超标立即退货,避免整批数据被质疑。
底物液含 0.02% 过氧化氢与 0.05% Proclin 300,混合后 pH 7.4,可直接下水道。校准品加有 0.02% 叠氮钠,收集后用 10% 漂白粉氧化 30 min 再弃。发光板用 70% 乙醇浸泡后回收,重复利用 3 次,读数 RLU 衰减 <5%,不影响低值样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