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化小鼠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cEND) 细胞系的建立,旨在为血脑屏障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稳定且可靠的体外模型。该细胞系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如使用含有 polyoma 中间 T 抗原的复制缺陷型病毒进行永生化处理,从而克服了原代细胞培养中存在寿命短、难以传代等问题,为长期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能。
cEND 细胞在形态上呈现典型的铺路石样或不规则的内皮细胞样形态,具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在良好的培养条件下,细胞能够迅速地生长并形成致密的单层,有助于模拟体内血脑屏障的紧密结构。
cEND 细胞系的纯度较高,通常通过特定的分离和纯化技术获得,能够保证细胞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细胞活性强,在适宜的培养环境中可以保持较高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为各种实验操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cEND 细胞能够表达多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如 CD31、紧密连接蛋白(ZO - 1、occludin 等),这些标记物的表达有助于确认细胞的身份和功能状态,同时也为研究血脑屏障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指标。
cEND 细胞的培养基通常以 DMEM 为基础,添加 10% 胎牛血清(FBS)、1% L - 谷氨酰胺、2% MEM 套件、2% NEAA、10 ml 钠丙酮酸以及 50 U/ml 青霉素 / 链霉素等成分。这种配方能够满足细胞生长和维持其特定功能的需求。在一些研究中,为了模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条件,还会对培养基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在低血清条件下培养以提高跨内皮电阻(TEER),或者添加氢化可的松等物质来增强细胞的屏障功能。
当 cEND 细胞生长至汇合状态时,即可进行传代。通常使用 0.25% 的胰蛋白酶 - EDTA 溶液进行消化,按照 1:2 至 1:4 的比例将细胞分散到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在细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每周进行 1 至 2 次传代,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传代导致细胞特性发生改变。
免疫荧光染色是常用的 cEND 细胞鉴定方法之一。通过使用针对特异性标记物(如 CD31、ZO - 1、occludin 等)的荧光标记抗体,可以对细胞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标记物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正常的 cEND 细胞应该呈现特异性标记物的阳性表达,并且这些标记物在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区域有明显的定位信号,这有助于确认细胞的身份和功能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 cEND 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将细胞收集并进行适当的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分析,可以获得细胞表面特定标记物的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等数据。根据已知的 cEND 细胞标记物的表达特征,可以对细胞的纯度和特性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判断细胞是否符合实验研究的标准。
除了上述的形态学和标记物表达鉴定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对 cEND 细胞进行功能验证实验来进一步确认其特性和适用性。例如,通过检测细胞单层对已知大小和性质的物质的通透性、测量 TEER 值的变化以及观察细胞在共培养体系中的行为等,来验证细胞是否具有正常的血脑屏障功能以及是否能够准确地模拟体内环境下的细胞行为。功能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作为评估细胞质量和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