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  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技...

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技术参数解析

2025-07-29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是极具科研价值的细胞模型。这类细胞为肌腱生理学、病理学以及药物研发等研究方向提供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实验材料。以下将从技术参数的角度,深入解析这一细胞系的特点与应用,助力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

一、细胞增殖能力评估

(一)MTT 检测法

MTT 检测法是一种经典的细胞增殖能力评估方法。原理是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可将 MTT 还原为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 formazan,死细胞因缺乏这种酶活性无法进行还原反应。通过测定 formazan 在特定波长(570nm)的吸光度值,可间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在研究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时,优化实验条件至关重要。例如,细胞接种密度应控制在 5×103 - 1×10? cells/well,以确保细胞在实验期间处于对数生长期。同时,MTT 试剂的浓度和孵育时间也需优化,一般 MTT 试剂浓度为 0.5mg/mL,孵育时间为 4 - 6 小时。

(二)CCK - 8 检测法

CCK - 8 检测法与 MTT 法类似,但其底物 WST - 8 在活细胞线粒体中被还原为水溶性的 formazan 染料,无需进行细胞溶解步骤,操作更为简便。其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尤其适用于低浓度细胞增殖检测。在筛选促进肌腱组织修复的药物时,通过 CCK - 8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可快速筛选出潜在的有效药物。

二、细胞分化程度分析

(一)诱导分化条件

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在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肌腱细胞。诱导分化通常需要更换为低血清培养基(如含有 2% 胎牛血清的 DMEM 培养基),并添加分化诱导因子,如地塞米松、维生素 C 等。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会逐渐表达肌腱特异性标志物,如 tenomodulin、SCX 等。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拍照记录。若细胞出现典型肌腱细胞的长梭形形态,且肌腱特异性标志物表达增加,表明细胞分化程度较高。

(二)分化标志物检测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肌腱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和定位。例如,tenomodulin 是肌腱细胞的标志性蛋白,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达情况,可评估细胞的分化程度。Western blot 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经典方法。通过 SDS - PAGE 电泳分离蛋白质,转膜后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杂交,显色后可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定量分析目标蛋白的表达量。对于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Western blot 可精确检测肌腱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深入探究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表达调控机制。

三、细胞表型稳定性检测

(一)免疫荧光染色法

免疫荧光染色法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特异性识别细胞内的蛋白质抗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达和定位。对于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常用标志物包括 tenomodulin、SCX 等。在实验操作中,需注意抗体的选择与验证,确保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符合要求。固定细胞:用 4% 多聚甲醛固定细胞 15 - 20 分钟。透化:用 0.1% - 0.5% Triton X - 100 处理细胞 5 - 10 分钟。封闭:用 5% - 10% 小牛血清或山羊血清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室温孵育 30 分钟 - 1 小时。一抗孵育:加入稀释好的一抗,4℃孵育过夜。洗涤:用 PBS 洗涤细胞 3 次,每次 5 分钟。二抗孵育: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室温避光孵育 1 - 2 小时。复染:用 DAPI 染细胞核,室温避光孵育 5 - 10 分钟。洗涤:用 PBS 洗涤细胞 3 次,每次 5 分钟。观察与拍照: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拍照记录染色结果。

(二)流式细胞术检测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例如,使用抗 tenomodulin 抗体标记肌腱细胞表面抗原,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细胞的比例,可评估细胞的纯度和表型稳定性。在实验中,需选择合适的抗体组合和检测通道,避免荧光素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设置适当的补偿参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一)Western blot 检测磷酸化蛋白

Western blot 是分析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常用方法。以 TGF - β/Smad 信号通路为例,使用特异性抗磷酸化 Smad2 和 Smad3 抗体,可检测这些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反映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在实验中,需使用磷酸酶抑制剂处理细胞裂解液,防止磷酸化蛋白在提取过程中去磷酸化。同时,应设置总蛋白抗体作为内参,校正蛋白加载量差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ELISA 检测信号通路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可用于检测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分泌水平。例如,检测肌腱细胞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分泌的 TGF - β、PDGF 等。通过 ELISA 方法可定量分析这些因子的分泌量,了解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和细胞的生理功能。

五、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研究

(一)细胞黏附实验

细胞黏附实验可用于评估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黏附能力。常用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将这些成分包被在培养皿或微孔板上,接种永生的小鼠跟腱细胞(iMAT),孵育一定时间后,用 PBS 洗涤去除未黏附的细胞,通过 MTT 法或 CCK - 8 法检测黏附细胞的数量。通过比较细胞在不同细胞外基质成分上的黏附情况,可了解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特性。

(二)细胞迁移实验

划痕实验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细胞迁移实验方法。在细胞培养皿中,当细胞汇合度达到 80% - 90% 时,用无菌的 20μL 移液枪头在细胞层上划一条直线,制造一个无细胞区域。用 PBS 洗涤去除划痕产生的细胞碎片,加入不含血清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孵育。在不同时间点(如 0 小时、6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拍照记录细胞迁移情况。通过测量无细胞区域的宽度变化,可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 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方法。将细胞接种在 Transwell 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含有细胞外基质成分(如胶原蛋白)的培养基作为趋化因子。孵育一定时间后,用棉签擦去上室未迁移的细胞,对迁移至下室的细胞进行固定、染色,通过显微镜计数迁移细胞的数量。Transwell 实验可更精确地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并可研究细胞在不同细胞外基质成分和趋化因子刺激下的迁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