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永生化人软骨细胞 - hTERT 是一种极具科研价值的细胞模型。这种细胞通过引入人体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使原本具有有限分裂次数的正常软骨细胞突破 Hayflick 极限,实现无限增殖,同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软骨细胞的正常表型和功能特性,为软骨发育、疾病机制、药物筛选以及组织工程等研究方向提供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实验材料。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 tandem repeats of TTAGGG 序列及其结合蛋白组成。每次细胞分裂时,由于 DNA 聚合酶无法完全复制线性 DNA 末端,端粒会逐渐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至临界值时,细胞就会启动衰老程序,停止分裂。正常的体细胞端粒长度有限,分裂次数也受到严格限制,这便是 Hayflick 现象。
hTERT 是端粒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端粒酶是一种能以自身 RNA 为模板,向染色体末端添加 TTAGGG 重复序列的逆转录酶。在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极低甚至缺失,而通过外源性导入 hTERT 基因,可重新激活端粒酶活性。激活后的端粒酶能够不断修复端粒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缩短部分,使得软骨细胞具备了持续分裂的能力,从而实现永生化转变。
在软骨发育研究中,利用永生化人软骨细胞 - hTERT 可长期、稳定地进行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实验。与原代软骨细胞相比,这些细胞摆脱了频繁获取新鲜组织样本的限制,解决了原代细胞批次间差异大、培养周期短等问题。例如,在研究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如 BMP、Wnt/β - catenin 通路)时,可反复传代培养永生化细胞,进行长时间的信号通路激活与抑制实验,深入探究其对软骨细胞分化各个阶段的影响。
对于软骨退行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的研究,永生化人软骨细胞 - hTERT 能够模拟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细胞病理生理变化。通过在细胞培养环境中添加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 1β、肿瘤坏死因子 - α)或机械应力刺激,诱导细胞产生与骨关节炎相关的分子和细胞学改变,如细胞外基质降解、炎性介质分泌增加等。由于细胞具备永生化特性,研究人员可以持续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深入分析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基因表达调控紊乱等机制,为寻找疾病治疗靶点提供可靠依据。
在药物研发领域,永生化人软骨细胞 - hTERT 为软骨保护药物和骨关节炎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了高效、稳定的体外模型。可以建立高通量筛选系统,将大量候选药物与细胞共孵育,通过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指标、炎性反应水平等,快速评估药物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或潜在毒性。例如,在筛选针对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剂时,利用永生化细胞进行大规模药物筛选,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实验数据,加速药物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效率。